(资料图)
图为数百名小学生在演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大型舞蹈《勤泽格拉》。陈冠言 摄
8月30日,在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王尚小学里,数百名小学生共同演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大型舞蹈《勤泽格拉》。“勤泽格拉”是白裤瑶语的译音,意思为“打老猴”,是白裤瑶族民众模仿自然界动物猴子的生活习性,经长期演变而形成的,因以铜鼓伴奏又称“铜鼓舞”。它起源于白裤瑶族的葬礼习俗,是葬礼习俗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铜鼓祭祀方式。
图为数百名小学生在演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大型舞蹈《勤泽格拉》。陈冠言 摄
图为小学生在打皮鼓。陈冠言 摄
据了解,铜鼓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白裤瑶族的文化里,它是财富和权利的象征。白裤瑶族敲打铜鼓最初是用在丧葬仪式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逐渐演变成用于娱乐和迎宾活动。
图为小学生在演绎《勤泽格拉》。陈冠言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