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独家 >

世界今热点:火爆的“高考经济”该降降温了

来源:红网    编审:    发布时间:2023-06-15 10:44:40


【资料图】

原标题:火爆的“高考经济”该降降温了

2023年高考落下帷幕,考生的“战场”已经结束,然而围绕高考的“商业战场”依然如火如荼。前有“订房”大战掀起“高考房”价格一路狂飙,后有“天价”志愿填报服务引无数家长“竞折腰”。面对这番火爆的“高考经济”市场,笔者却想为之泼一盆冷水降降温,因为如今野蛮生长的“高考经济”,带来的不是便利,而是隐忧。

从受众角度来看,“高考经济”的爆火带来的是消费价格的水涨船高,违背了“为考生服务”的初衷。“高考房”的设立,本是为了给那些离考点较远、交通不太方便的考生提供便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诞生的初衷,也是为了帮助信息闭塞的考生实现梦想,而这两个带有“服务性”色彩的行业,如今的价格却让其主要受众望而却步。住不起高考房、填不起志愿的考生和家长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狠下心来掏腰包,二是摆摆手后说放弃。显而易见的是,绝大多数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主动选择将钱包双手奉上,心甘情愿地被商家大宰一笔。由此可见,“高考经济”赚的是考生的梦想钱,赚的是家长的爱子心,丢的是行业的责任感。

从行业发展来看,丢失了责任感,一心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后果,便是恶性竞争的加剧,行业乱象的频出。“高考经济”之所以能火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占了高考期间“供需失衡”的便宜,没有了责任感的约束,考生和家长对于商家来说便是待割的韭菜。哄抬物价、恶意炒作的行为已是常见,更有甚者钻行业的空子,对消费者进行欺诈。如宾馆经营者以“恢复原价”为卖点,实则比原价翻几番,“冒牌”志愿填报机构捞了钱后一走了之。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商业经营的道德底线,更逾越了法律红线,终将断了行业发展的可能。

从社会风气来看,“高考经济”为了营利,炒作“高考话题”,放大“高考得失”,贩卖“高考焦虑”,让盲从和攀比成了风气。“高考经济”抓住了考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以诱人的噱头激发家长的攀比心理,比如宾馆打出“状元曾住”的旗号,志愿填报以“不浪费每一分,捡漏985”为广告语,这些营销手段都吸引着家长为孩子的“未来”来买单。而一个家长的买单,又会引起一群家长的跟风,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高考这件人生大事上吃亏,似乎孩子住得越好,分越高;志愿填报的钱投得越多,孩子上名校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这些高考经济产物对他们来说并不属于刚需,他们也会选择顺应社会潮流盲目从众。由“高考经济”渲染起的竞争压力,会让考生和家长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不利于为考生营造良好的择校氛围。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给“高考经济”降降温了。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高考经济”乱象的监管,对恶意涨价、肆意操控价格的行为“零容忍”,依法依规惩处相关涉事主体,在考试结束后,也应保证考生有一个“安静”的志愿填报环境;另一方面,高考消费也要回到理性的轨道上,家长们也要多一些从容和理性,少一些慌乱和焦虑,不盲从,不攀比,这也有利于稳定考生的“心态”,让他们自信从容地选择自己的未来。(汪艺忱)

标签: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